领潮而上·向新而行丨廿载路港情:十六载同行,共赴筑梦新征程

2025-07-07

十六载同行

共赴筑梦新征程


— 廿载路港情 —


640 (12).jpg


黄金龙,福建路港集团江西分公司负责人


2009 年的秋日,阳光为福建路港(集团)有限公司的大门镀上一层金边,我怀揣着对建筑行业的热忱,从黎明职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,以实习生的身份踏入这里,就此开启与路港的十六年不解之缘。那时的我尚不知,这家成立于 2005 年的企业,正以 2009 年 11 月斩获的首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为号角,在时代浪潮中扬起破浪的风帆,而我也将在这艘巨轮的航程中,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。



初航:扎根一线,以匠心筑基


初入市场部,公司对人才的珍视与对工程的严谨便深深感染着我。2009 年 12 月,在程建新老师的带领下,我奔赴宁德市古田县省道 304 公路改造项目。施工现场的火热氛围至今难忘 —— 白日里,我跟着前辈丈量土地、把控工序,在机械的轰鸣中见证图纸化作通途;夜幕降临时,宿舍的台灯下,我为二级建造师考试挑灯苦读,将白天的实践与理论知识反复印证。这段时光,不仅让我在 2010 年顺利通过考试,更让我读懂了 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 的深意。当这条承载着交通命脉的公路在年末通车时,沥青路面上的车辙,仿佛也在我心中印下了作为建设者的首批年轮。



远航:多元淬炼,以担当破局


2011 年,我迎来了独立负责项目的机遇 —— 福安市白云山旅游公路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岗位。虽为小型项目,却如一块试金石,考验着技术功底与管理能力。从方案制定到现场调度,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。记得在攻克路基沉降难题时,团队连续多日蹲守现场,反复测算数据、调整工艺,最终以扎实的技术方案保障了工程质量。这段 “独当一面” 的经历,让我真正理解了 “责任” 二字的重量,也让技术与管理的双翼在实践中逐渐丰满。


640 (13).jpg

工地现场   黄金龙(左一)


2012 年,从施工现场转向台商投资区东西主干道的资料管理岗位,是一次思维模式的重塑。内业工作看似琐碎,实则是项目的 “神经中枢”—— 从图纸归档到数据对接,从部门协调到资料审核,每一个细节都串联着工程的全周期。这段经历让我懂得,企业的发展犹如精密运转的齿轮,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组件,唯有在不同角色中不断学习,才能成为多面手。



领航:使命在肩,以初心致远


2012 年 5 月,建造师证中标赣州市宁都县保障性住房项目,6 月便被委以项目经理重任。从技术岗到管理岗的跨越,是公司对我的信任,更意味着要肩负起民生工程的责任。面对人员调度、物资调配、质量安全等多重挑战,我带领团队建立了精细化管理体系:每日晨会明确节点,周会复盘进度,关键工序全程旁站,确保每一栋楼都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“暖心巢”。2013 年底,看着居民陆续搬进新房,那些在深夜会议室的灯火、在施工现场的汗水,都化作了欣慰 —— 这不仅是个人职业的突破,更是路港 “筑造美好” 使命的生动注脚。


同年末,调任江西分公司区域负责人,我踏上了更广阔的战场。十二载深耕赣鄱大地,我亲历了公司在区域市场的开疆拓土:从建筑、公路到水利水电、港口与航道,一级资质的版图不断扩张;2018 年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获得,中标额突破 50 亿的里程碑,见证着路港从区域强企向行业劲旅的跨越。而公司推出的 “五年安居工程”“五年五子” 等福利政策,更是将关怀化作员工扎根的底气 —— 当住房、教育、出行等后顾之忧被一一化解,每个路港人都深知,自己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早已血脉相连。



共航:廿载同行,以奋斗续写新篇


十六年时光,我从青涩的实习生成长为区域管理者,路港从地方企业蜕变为拥有多项特级资质的集团公司。这一路,程建新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、同事们并肩作战的默契、公司 “以人才为基,以品质为魂” 的理念,始终是前行的动力。我们曾在烈日下丈量土地,在暴雨中排查隐患,在寒冬里坚守工期,却也在每个项目收官的掌声中、在企业荣誉加身的时刻,更深切地懂得:个人的价值,唯有融入企业的愿景,才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。


展望未来,站在公司二十年发展的新起点,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遇,作为江西分公司负责人,我深知使命在肩:既要传承路港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也要以创新思维开拓市场;既要抓好项目管理的 “里子”,也要筑牢企业品牌的 “面子”。如今的路港,已如一艘装备精良的巨轮,在时代的浪潮中稳舵前行,而每一位路港人,都是握桨的水手 —— 我们坚信,只要同心同向,必能在筑梦路上乘风破浪,续写更多关于奋斗与成长的故事。


廿载风雨,路港以匠心筑就丰碑;十六载同行,我以青春赴使命。下一个征程,愿继续与企业携手,让每个平凡的日子,都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注脚,让每一次挥汗,都为 “百年路港” 的愿景添砖加瓦。

阅读8
分享